心中有爱,那一定有源自“理想目标”的爱,是来自我们为了自己和家人、为
了集体和社会、为了国家和民族乃至人类和自然的未来更美好而奋斗的原动力 。
古有班超因“久劳苦”而投笔从戎,今有鲁迅为改变国民精神而弃医从文。远有
学成归国的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院士,近有因“外婆曾想喝上一碗稀饭都得不到,
从小就懂得一碗饭是多么重要”而立志托起“中国饭碗”底座的龙岩乡贤谢华安院
士。当然,无论多高的理想,只要向善都应肯定;无论多小的目标,只要向上
都有价值。我们的“理想目标”,无论高低远近,都按照“差序格局”以自我个体为
圆心的由内向外延展,蕴含为个体、群体乃至全体贡献我们人生价值的美好心
愿。能力越强,责任越大,我们的“理想目标”就要越高远。
眼里有光,那一定有源自“理想目标”的信念之光,源自拼搏奋斗的激情之光,
源自攻坚克难的智慧之光。今年九月,北京大学开学典礼上有唱一曲《孤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