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阁(gwg365.cn)—— 备用地址:www.58wps.com
其次, 高校应不断挖掘、利用校内外有关资源, 更好
地 开发劳动教育的相关课程。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劳动教
育贵 在实践,有实践的资源才能更好地开发大学生喜闻乐
见的课 程。完成这一任务通常需要学校采取综合性的策略,
包括与 企业、政府等建立合作关系、拓宽实践渠道, 以
最大限度弥 补资源不足, 提高劳动教育的效果。为此,高
校可以与当地 企业、农村合作建立实践基地, 为学生提供
更贴近实际的劳 动体验;鼓励学生开展本土产业研究项目,
深入了解本地产 业结构、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同时, 高
校可以与本地的文 化机构或传统手工业者合作,结合学生
专业开设文化传承与 创意产业课程;与本地产业相关的职
业培训机构合作, 为学 生提供实际的技能培训和认证机会。
通过挖掘本地资源,结 合本地域的实际需求,提升学生的
实际动手能力,更好地培 养与当地社会、经济环境相适应
的高素质人才。这种劳动教 育模式有助于建立学校与社区、
产业的深度互动,促进双方
共同发展。
最后, 高校可以利用科研优势促进劳动教育, 通过科研
活动为学生提供更深入、更具实践性的教育体验。大学的劳
动教育不能只有劳动没有教育, 大学生更需要的是体现自己
价值的劳动。与中小学相比,高校更为突出的特点是科研实
力。因此, 不少高校针对研究生开放教学助理、科研助理及
兼职辅导员等校内岗位, 也是广义上的“劳动教育”,让他们
既参与了管理劳动,也接受了和谐沟通、与人相处的教育。
同时, 很多高校设计科研实践课程,建立科研导师制度,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