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发展家乡;也运用政策手段,为企业和人才搭建起
沟通平台,让外来人才看到在洪山发展的前景。同时,我
镇聚焦重点“引”、着眼长远“引”,着力强化校企对接,打造
校企合作特色品牌,确保各项事业发展后继有人。
二、固土强基,落好“育才”之笔。实践育才,我镇突
出一线锤炼,不定期调整干部到急难险重、基层一线等重
要岗位锻炼,增加多岗位、多平台工作经验。认识到“关键
领域人才供给不‘掉链子’,发展才能不被‘卡脖子’。”更是大
力开展精准育才,坚持市场导向、需求导向,全面开启“订
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
才。注重结对育才,通过“导师传帮带”人才培养模式,“一
对一”“老带新”加强人才培养,更将其推广至企业、医卫、
农村等重点领域,着力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
奋斗的“洪山英才”。
三、知人善用,落好“用才”之笔。“常格不破,人才难
得”。对镇机关,镇党委通过谈心谈话等方式,科学考评、
精准用人,把岗位需要和个人专长有效结合,用人所长、
避人所短,把人才安排到最合适的地方、最关键的岗位,
确保人岗相适、人尽其才。近年来,更是大胆启用年轻干
部,提拔了一批35 岁以下的公务员担任了站所室负责人,
让他们在重要岗位上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壮筋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