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由生态环境部门主导向跨部门综合治理转变。在全社会
各部门形成同向而行、同频共振、密切配合的协同共治格
局,将生态环境保护与河湖长制、防汛抗旱、水污染防治
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建设、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等同研究、同规划、同实施;推动投入主体向政府主投、
市场化、社会化投融资并举转变。三是推动实现路径由行
政推动向科技主导转变。开展降低内源性污染、流域同治
生态修复等环保核心技术研究,为生态治理修复提供可行
性技术方案。开展十年禁渔中期评估,探索禁渔、禁钓与
植被恢复双赢的最佳路径。
(二)重点加强水生态保护与治理。一是将保护和修复
水生态功能作为重点工作。加强湿地与森林生态系统的保
护,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积极争取“山水湖田林草沙生态
保护修复国家工程”试点。二是继续坚定不移抓好长江大保
护。继续深入实施水、大气、土壤的污染防治,调整优化
能源结构、产业结构,推广清洁能源,加快推进国土空间
规划编制工作,形成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细化生态
旅游、森林康养、休闲游憩、自然教育等专项规划。
二、以规划为先,稳步推进“双碳”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