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122 只。普陀鹅耳枥培育容器苗 3500 株,野外回归 1200
株。百山祖冷杉苗圃地苗木达 5000 余株,野外种群苗木达
3000 余株。花榈木迁地保护研究人工种群数量达350 株。
象鼻兰在临安、淳安、宁波 3地迁地保护和野外回归 625 株。
四是积极打造标志性成果。积极申报国家濒危野生植物扩
繁和迁地保护研究中心,全力推进第一批濒危物种抢救保
护基地建设,启动第二批濒危物种抢救保护基地建设。
(二)以夯实保护基础为重点,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监测
得到新加强。一是开展野生动植物资源动态调查监测。全
面推进县域野生动植物资源本底调查,完善野生动植物资
源调查监测体系,推动 20 多个县开展县域野生动植物资源
本底调查,并谋划智能识别监测手段。连续7年开展全省水
鸟同步调查,新增 2个调查区域,共记录水鸟17.48 万只。
开展了黑麂、中华斑羚、震旦鸦雀、天台铁线莲等物种年
度专项调查。二是抓好省重点名录调整。会同省农业农村
等部门,加快省重点野生动植物名录修订。成立省重点名
录推进小组,多次听取相关院校、科研机构等专家意见,
形成省重点名录初稿,完成了动物名录意见征求和植物名
录专家评审。三是加快野保数字化建设。坚持数改引领,
推进“野生动物一件事”应用场景建设,围绕猛兽安全管理上
的难点、堵点和风险点,加强观赏展演单位野生动物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