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成长,一起见证这一光荣的时刻。
您看,120 年何其厚重,淮阳中学的诞生、发展和阔步
前行恰恰契合了生民觉醒、国家图强乃至追寻民族伟大复
兴的全过程。120 年何其丰富,十迁校址、八易校名、历经
磨难、不改其志、走向新生。120 年何其有幸,杏坛传道,
薪火相传;百廿岁月,青蓝绵延。
您听,“七十子同心向学看柳湖西畔遍栽桃李待成才”,
是120 年前刘更寿潜心办学、无私培养后学的炽热情怀。
“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是一篇好文章,具有爱国思想和行为。”
是国文教员徐玉诺“送女参军抗美援朝”的清澈爱国情怀。
“血沃之地发春华,劫后复兴更扬眉。”是淮阳中学新中国首
任校长薛朴若的铮铮铁骨。
如今这熊熊燃烧的教育火炬传到了我们这一代人的手
中,“严谨、勤奋、求真、创新”的淮中精神由我们来传承。
春蚕吐丝成锦绣,落红有情化沃土。现在在淮阳中学这块
充满希望的土地上,辛勤耕耘的是一批醉心教学的学者型
专家型教师,是一批披星戴月用人格魅力征服学生的班主
任,是一批业务精湛、埋头苦干的教学中坚力量。这样一
支学习型、知识型、创新型、奉献型的教师队伍是我们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