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重新调整城乡工农关系,同时也赋予了农业农村新使命
长期以来,农业和农村扮演着食物供给、要素贡献的角色
生产功能、增产导向占主导地位。当经济社会发展进入高
质量发展阶段后,结构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发展对资
源要素量的投入依赖程度下降,这需要农业从增产转向提
质,农村从要素供给向生态空间、文化传承、新消费载体
等转变。
“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农情决定乡村振兴的必然性。从
全球现代化的一般历程看,农业和农村发展呈现两个客观
趋向,即农业比重会持续下降、农村人口会不断减少。改
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情况大体符合这一趋势。
1978~2017 年,我国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
28 .2%下降至7.9%,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
82.1%下降至41.5%。在这两个趋势的变化过程中,一
些地方也出现了农业萎缩、农村凋敝、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然而,全球范围内还没有一个人口超过 10 亿的大国实现现
代化先例,我国大国现代化的进程注定不同于他国,这也
意味着即便我国城镇化率达到稳定发展阶段,还将有几亿
农民在农村生产生活,如果不解决他们的问题,我国的现
代化将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